削的成语(共38个)
日朘月削
成语解释:见“日削月朘”。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萧至忠传》:“私谒开而正言塞,日朘月削,卒见凋弊。”
削足适履
成语解释: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削尖脑袋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
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三回:“南京政府里的官员,大都削尖脑袋,使出浑身解数钻门路巴结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
笔削褒贬
成语解释:笔:记载。
削:删改。
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成语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削木为吏
成语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蜂腰削背
成语解释: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同“蜂腰猿背”。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
宋斤鲁削
成语解释: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成语出处:语出《周礼・考工记序》:“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出。”
削发为僧
成语解释: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当时鏖战辽兵,势甚危迫,料难脱身,遂削发为僧,直至五台山来。”
削铁如泥
成语解释:削铁就像削泥巴似的。形容刀器极其锋利。
成语出处:明・范受益《寻亲记》:“纯钢打就,久炼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
削职为民
成语解释: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将宋昭削职为民。”
削方为圆
成语解释: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成语出处:《晋书・熊远传》:“遂便世人削方为圆,挠直为曲。”
削觚为圆
成语解释:雕琢方正为滚圆。比喻磨砺个性,改变不良行为。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盖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划邪为正,削觚为圆。”
削趾适屦
成语解释:见“削足适履”。
成语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姊妹作奇想,便强人削趾适屦。”
削铁无声
成语解释:形容刀剑锋利。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日削月朘
成语解释:朘:缩小,减少。
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