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的成语(共38个)
- 削株掘根- 成语解释: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 
 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 伐树削迹- 成语解释:比喻正人君子不为世所容。 -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运》:故伐树于宋,削迹于卫。 
- 削足适屦- 成语解释:适:适应;屦:鞋。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 削趾适履- 成语解释:适:适应;履:鞋。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 鲁斤燕削- 成语解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 成语出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鲁斤燕削,迁地不能为良矣。” 
- 兵挫地削- 成语解释:挫:失败;削:割。 
 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 离削自守- 成语解释:离:分散;削:削弱;自守:使之能安分守己。 
 指古代中央政权对诸侯的势力实行分散、削弱的办法,使之安分守己,不再叛乱。-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 
- 披缁削发- 成语解释:缁:黑色僧衣。 
 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何不舍离爱欲,披缁削发,就此出家。” 
- 日削月割- 成语解释: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 成语出处: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日削月杒- 成语解释:杒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杒,寖以大穷。 
- 日杒月削- 成语解释:杒缩小,减少。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同日削月杒”。 
- 洗削更革- 成语解释:清洗、削平、更改、变革。形容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 - 成语出处:唐・杜牧《罪言》:“洗削更革,罔不顺适,唯山东不服,亦再攻之,皆不利以返。” 
- 削发披缁- 成语解释:剃去头发,身着黑衣。表示出家。 -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党阇黎一念错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发披缁,便是释牟尼佛。” 
- 削草除根- 成语解释:犹斩草除根。谓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 成语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不争晋公主怀孕在身,产孤儿是我仇人,待满月钢刀铡死,才称我削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