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蒲的成语

蒲的成语(共14个)

  • 柳之质

    pú liǔ zhī zhì

    成语解释: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
    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成语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

  • 扇价增

    pú shàn jià zēng

    成语解释:蒲扇:用香蒲编的扇子。
    形容某种东西因受到名人的使用而价格增长。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

  • 元识水

    pú yuán shí shuǐ

    成语解释:蒲元:人名。
    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

  • 胯下

    kuà xià pú fú

    成语解释: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
    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成语出处:宋・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 柳之姿

    pú liǔ zhī zī

    成语解释: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为早衰。
    旧时称自己体质弱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 为脯

    shù pú wéi pú

    成语解释: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谓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秦相赵高指鹿为马,束蒲为脯,二世不觉。”

  • 膝行

    xī xíng pú fú

    成语解释:伏地爬行。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

  • 鞭之政

    pú biān zhī zhèng

    成语解释:蒲:香蒲。
    以香蒲作鞭子,柔软不能伤人。比喻官吏施行宽厚仁慈之治。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为始安王拜南兖州刺史章》:“臣职右南阳,谢蒲鞭之政。”

  • 鞭示辱

    pú biān shì rǔ

    成语解释: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成语出处:《快心编》第十回:“我若将此重棒责之,岂不是伤其肌肤,而使彼贻忧日后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则可矣。”

  • 鞭之罚

    pú biān zhī fá

    成语解释: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 安车

    ān chē pú lún

    成语解释:让被征请者坐在安车上,并用蒲叶包着车轮,以便行驶时车身更为安稳。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壁,征鲁申公。”

  • 牒写书

    pú dié xiě shū

    成语解释:蒲:蒲草;牒:片、竹片等。
    编蒲为牒,用以写书。

    成语出处:《汉书・路温舒传》:路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牒,编用写书。

  • 邑三善

    pú yì sān shàn

    成语解释:蒲邑:蒲县,在山西隰县。
    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称赞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辨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

  • 望杏瞻

    wàng xìng zhān pǔ

    成语解释:杏:杏花;蒲:菖蒲。
    指按时令劝勉耕种。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望杏敦耕,瞻蒲劝穑。”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