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扫的成语

扫的成语(共70个)

  • 五经

    wǔ jīng sǎo dì

    成语解释:五经:借指文人。
    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 秋风

    qiū fēng sǎo yè

    成语解释:比喻威力大、气势猛。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程万里]每日间见元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 应对

    sǎ sào yìng duì

    成语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成语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 地焚香

    sǎo dì fén xiāng

    成语解释:形容清闲幽静的隐逸生活。

    成语出处:宋・苏轼《南堂五首》之五: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 地而尽

    sǎo dì ér jìn

    成语解释:表示破坏得一干二净。多指某种文物揣度、精神气慨等丧失殆尽。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范文度模本兰亭序三首》其二:自唐末干戈之乱,儒学文章,扫地而尽。

  • 榻相迎

    sǎo tà xiāng yíng

    成语解释:榻:床。
    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成语出处:《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 榻以迎

    sǎo tà yǐ yíng

    成语解释:榻:床。
    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成语出处:《后汉书・徐徲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徲来特设一榻,去则县(悬)之。”宋・陆游《寄题徐载叔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 刮野

    guā yě sǎo dì

    成语解释:大风吹扫野地。喻杀获无余。

    成语出处:《文选・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军惊师骇,刮野扫地。”李善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

  • 田刮地

    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
    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 穴犁庭

    sǎo xué lí tíng

    成语解释: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机会,扫穴犁庭,指顾间事。”

  • 锅刮灶

    sǎo guō guā zào

    成语解释:谓倾其所有。

    成语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们已经是扫锅刮灶的都拿了出来,不瞒你说,家里连一块钱都不剩了。”

  • 穴擒渠

    sǎo xué qín qú

    成语解释:扫荡巢穴,擒拿贼首。

  • 地尽矣

    sǎo dì jìn yǐ

    成语解释:像扫地一样都没有了。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成语出处:《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

  • 径以待

    sǎo jìng yǐ dài

    成语解释:径:小路;待:等待。
    洒扫庭院的小路,准备欢迎客人的到来。

  • 兴而归

    sǎo xìng ér guī

    成语解释:扫兴,打消了兴致。全句是说败兴而回。

    成语出处: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杭人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如有谋未成曰扫兴,无言默坐曰出神。”七侠五义第二十三回:“我听了此言,不免扫兴而归。”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