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躬的成语

躬的成语(共50个)

  • 自问

    fǎn gōng zì wèn

    成语解释:反:反转;躬:身体;自身。
    反回身来问问自己。指作自我检查。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 蹈矢石

    gōng dǎo shǐ shí

    成语解释:谓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 尽力,死而后已

    jú gōng jìn lì , sǐ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自厚而薄责于人

    gōng zì hòu ér bó zé yú rén

    成语解释:躬:自身;责:责备,责问。
    多严于律己,少苛求别人。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节俭

    jié jiǎn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节俭:节省,节约;躬:亲自。
    生活俭朴,以身作则。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骊山行》诗:“贤妇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

  • 井臼

    jǐng jiù gōng cāo

    成语解释:井:汲水;臼:舂米;躬:亲自;操:从事。
    指亲自操持家务。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周南妻传》:“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

  • 擐甲胄

    gōng huàn jiǎ zhòu

    成语解释: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文公(晋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 操井臼

    gōng cāo jǐng jiù

    成语解释:躬:亲自;井臼:汲水舂米。
    指亲自操持家务。

    成语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年二十余,始于归,躬操井臼,琴瑟甚调。”

  • 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 之操

    fěi gōng zhī cāo

    成语解释: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
    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成语出处:《晋书・刘隗传》:“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宠,匪躬之操,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

  • 之节

    fěi gōng zhī jié

    成语解释: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节:节操。
    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成语出处:《晋书・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

  • 行节俭

    gōng xíng jié jiǎn

    成语解释:躬行:亲自践行。
    亲自做到节约勤俭。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

  • 省过

    zé gōng xǐng guò

    成语解释:躬:自身。
    责问自身的所作所为,反省过错。

    成语出处:《孔丛子・连丛子》:“是年夏,河南四县,雨雹如棬杯,大者如斗,杀禽畜雉兔,折树木,秋苗尽,于是天子责躬省过。”

  • 蹇之匪

    jiǎn zhī fěi gōng

    成语解释:见“蹇蹇匪躬”。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匪斋记》:“《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安知上不以蹇之匪躬勖子乎?”

  • 蹇谔匪

    jiǎn è fěi gōng

    成语解释:见“蹇蹇匪躬”。

    成语出处: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张九龄在相位,有蹇谔匪躬之诚,元宗既在位年深,稍怠庶政,每见帝无不极言得失。”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