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躬的成语

躬的成语(共50个)

  • 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
    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成语出处:宋・魏了翁《鹤山文集・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 逢其盛

    gōng féng qí shèng

    成语解释:躬:亲自,亲身;逢:赶上;其:代词;盛:盛况。
    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行实践

    gōng xíng shí jiàn

    成语解释:亲身实行或体验。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请申归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

  • 冒矢石

    gōng mào shǐ shí

    成语解释:见“躬蹈矢石”。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辽东大捷辞恩疏》:“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本诸将士之力,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

  • 屈节

    bēi gōng qū jié

    成语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
    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 自省

    fǎn gōng zì xǐng

    成语解释:躬:自身;省:检查。
    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文公文集・答王晋・铺(其四)》:“自吟以往,更愿反躬自省,以择乎二者之间察其孰缓孰急,以为先后。”

  • 自责

    fǎn gōng zì zé

    成语解释:回过头来责备自己。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 自菲薄

    gōng zì fěi bó

    成语解释:谓亲身实行俭约。菲薄;微薄。

    成语出处:《文选・张衡〈东京赋〉》:“文(汉文帝)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薛综注:“躬自菲薄,谓俭约。”

  • 先士卒

    gōng xiān shì zú

    成语解释:犹身先士卒。

    成语出处: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誓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 事必

    shì bì gōng qīn

    成语解释: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成语出处:唐・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 作揖

    dǎ gōng zuō yī

    成语解释:打躬:两手向上合抱;作揖:合手向下行礼。
    指旧时男子见面恭敬行礼;也形容恭顺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薛蟠连忙打躬作揖赔不是。”

  • 尽瘁,死而后已

    jū gōng jìn cuì , sǐ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体力行

    gōng tǐ lì xíng

    成语解释: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成语出处:林语堂《读书救国谬论一束》:“倘是有人不但躬体力行其乐天主义,也只好送入疯人院妥当。”

  • 蹇蹇匪

    jiǎn jiǎn fěi gōng

    成语解释:蹇,通“謇”。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亦作“蹇谔匪躬”。

    成语出处:《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 必亲

    bì gōng bì qīn

    成语解释: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