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成语(共57个)
- 诗词歌赋- 成语解释: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四卷:“那阮三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诗词歌赋,般般皆晓。” 
- 横槊赋诗- 成语解释:槊:长矛;赋:吟。 
 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成语出处: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哀悲离之作。” 
- 子曰诗云- 成语解释: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 
 泛指儒家言论。- 成语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我堪恨那伙老乔民,用这等小猢狲,但学得些妆点皮肤,子曰诗云。” 
- 呵笔寻诗- 成语解释:呵笔:吹热气解冻笔;寻诗:寻觅诗句。 
 形容冬日苦吟。- 成语出处:唐・罗隐《雪》诗:“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 诗朋酒友- 成语解释:作诗饮酒的朋友。 - 成语出处:明・冯惟敏《粉蝶儿・李争冬有犯》套曲:“但有个诗朋酒友共开尊,少不得倚玉偎香珠翠拥。” 
- 诗礼之家- 成语解释: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 
 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成语出处:明・郎英《七修类稿》卷十六:“因仍苟且,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奈何诗礼之家亦如此是耶!” 
- 诗礼传家- 成语解释:谓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 成语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诗礼传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倾逝。” 
- 诗礼人家- 成语解释: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他是诗礼人家,又有庄田地土,颇过得日子。” 
- 诗情画意- 成语解释:原指诗歌绘画所蕴含的情感、意境。也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 - 成语出处:宋・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 画中有诗- 成语解释:绘画当中具有诗意。形容画画得很好。 - 成语出处: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诗中有画- 成语解释: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 成语出处:宋・苏轼《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诗以言志- 成语解释: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 成语出处:《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诗肠鼓吹- 成语解释:鼓吹:乐器合奏。 
 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成语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 诗酒风流- 成语解释: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鹧鸪天》词:“身外虚名一羽轻,封侯何必胜躬耕。田园活计浑闲在,诗酒风流属老成。” 
- 诗礼发冢- 成语解释:冢:坟墓;发冢:盗墓。 
 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