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的成语(共38个)
伸钩索铁
成语解释:伸:伸直;索:绞合。
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成语出处: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
握钩伸铁
成语解释:伸:伸直。
把钩伸直,绞铁成索。形容力大。成语出处:唐・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并序》:“夫桀、纣之君,握钩伸铁,抚梁易柱,手格熊罴,走及虎兕,力甚也。”
有屈无伸
成语解释:屈:委屈,冤枉。
蒙受冤枉而无法伸诉。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
蠖屈不伸
成语解释: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齐天霞稿>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龙伸蠖屈
成语解释: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成语出处: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
伸手不见掌
成语解释: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问:‘如何有和尚家风?’师曰:‘伸手不见掌。’
伸头探脑
成语解释: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尺蠖求伸
成语解释: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
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引而伸之
成语解释:伸:展开。
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扬眉伸气
成语解释: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难伸之隐
成语解释:隐:隐衷,隐情。
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说出口的隐衷。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姑娘也就难免有难伸之隐。”
展脚伸腰
成语解释:①下拜。②俗用以称人死。
成语出处: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不索你插钗、下财、纳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脚伸腰两拜。”
瞠目伸舌
成语解释:瞠:瞪着眼睛。
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眉头不伸
成语解释: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