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沽的成语

沽的成语(共18个)

  • 钓名

    diào yù gū míng

    成语解释: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沽:买。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成语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 吊誉

    diào yù gū míng

    成语解释: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成语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 名钓誉

    gū míng diào yù

    成语解释: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

    成语出处:金 张建《高陵县张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钓誉之徒,内有所不足,急于人闻,而专苛察督责。”

  • 待价而

    dài jià ér gū

    成语解释:等到好价钱再出售(沽:卖)。
    比喻做事等待某种条件;或怀才等待赏识者重用。

    成语出处:宋・胡继宗《书言故事・金宝》:“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

  • 酒当垆

    gū jiǔ dāng lú

    成语解释:沽:通“酤”;沽酒:卖酒;垆: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墩子;当垆:卖酒的坐在垆边。
    形容名士不遇,埋没民间。也指饮酒作乐。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 善贾而

    shàn jià ér gū

    成语解释:贾:通“价”。
    善贾:好价钱;沽:出卖。
    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 激虚名

    gū jī xū míng

    成语解释:沽激:矫情求誉;虚名:名不副实。
    指以伪装骗取名誉。

    成语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第22卷:“康节先公深达世务,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

  • 钓誉

    diào yù gū míng

    成语解释:见“钓名沽誉”。

    成语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为国家谋长久……毋钓誉沽名,毋模棱两可。”

  • 名干誉

    gū míng gàn yù

    成语解释:犹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追想我昔日纠劾仇贼,岂是沽名干誉。”

  • 名邀誉

    gū míng yāo yù

    成语解释:沽:通“酤”,买;邀:求得。
    以不正当的手法博取名誉。

    成语出处:《清史稿・迈柱传》:“若此税不当收,潢当请豁免,何得以公指代完,沽名邀誉?”

  • 待贾而

    dài jiǎ ér gū

    成语解释:亦作“待价而沽”。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名卖直

    gū míng mài zhí

    成语解释: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成语出处:《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 誉买直

    gū yù mǎi zhí

    成语解释:同“沽名卖直”。

    成语出处:《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 名要誉

    gū míng yào yù

    成语解释:犹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二:“子张问闻与达一章,达是躬行实践做出来底,闻是沽名要誉底。”

  • 誉钓名

    gū yù diào míng

    成语解释:同“沽名钓誉”。

    成语出处:《“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并非沽誉钓名,不过稍尽棉力。”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