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àomíng

钓名沽誉

拼音
diào yù gū míng
注音
ㄉㄧㄠˋ ㄩˋ ㄍㄨ ㄇㄧㄥˊ
情感
贬义成语
繁体
釣名沽譽
近义词
钓誉沽名

钓名沽誉的意思解释

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沽:买。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钓名沽誉出处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钓名沽誉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名利。

钓名沽誉例子

有一种人,不干实事,专会钓名沽誉

钓名沽誉详细解释

钓名沽誉释义

即“沽名钓誉”。见“沽名钓誉”条。

钓名沽誉典故

此处所列为“沽名钓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沽名钓誉”系由“沽名”及“钓誉”二语组合而成。 “沽名”在《廙别传》中可见。三国时期的刘廙,见到弟弟刘伟与魏讽交好,就劝谏他说:“结交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学习别人的贤能之处。然而现在的人只知道结党营私,不论人品,完全违背圣人的教诲。我看魏讽这个人,不修养自己的德行,只知道与人结交应酬,虚浮而不切实际,是个故意做作以谋取名声的人。我劝你要谨慎小心,不要再和他往来了!”但是刘伟没有听从,后来魏讽果然谋反,刘伟也牵连被杀。 “钓誉”则见于《汉书・卷五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公孙弘》。公孙弘是汉初的丞相,辅佐君王,奉行俭约,轻视财富,重视仁义,功劳甚大,因此在平帝时王元后的诏书中,曾经赞许公孙弘行事俭约,生活花费少于常规,以身作则,使民风淳朴,与那些穿著奇特服装来谋取声望的人完全不同。这两个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钓虚誉”,后来被合用成“沽名钓誉”,用来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谋取名声和赞誉。

钓名沽誉书证

  • 01.宋・李新〈上皇帝万言书〉:“独于借书乞火居下位,不能媚上官以钓名沽誉。”

钓名沽誉翻译

  1. 英语 angle for undeserved fame

“钓名沽誉”的单字解释

  • 】diào
    钓(釣)diào用饵诱鱼上钩:钓鱼。钓饵。垂钓。钓具。施用手段取得:沽名钓誉。笔画数:8;部首:钅;笔顺编号:31115354
  • 】míng
    名míng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坣)。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
  • 】gū
    沽gū买:沽酒。沽名钓誉。卖:待价而沽。天津市的别称。笔画数:8;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2251
  • 】yù
    誉(譽)yù名声:荣誉。名誉。信誉。沽名钓誉。称扬,赞美:毁誉。交口称誉。古同“豫”,欢乐。毁笔画数:13;部首:言;笔顺编号:4431344111251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