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的成语(共18个)
馋涎欲滴
成语解释:馋:看见好的食物就想吃;涎:口水;欲:将要。
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贪吃或贪求欲望非常强烈。也作“垂涎欲滴”。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初到上海的乡下人,一听到(叫卖零食的声音)就有馋涎欲滴之概。”
垂涎三尺
成语解释: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
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染指垂涎
成语解释: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成语出处:《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神器,染指垂涎。”
垂涎欲滴
成语解释:垂:东西的一头向下;涎:口水。
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多形容嘴馋想吃。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涎皮涎脸
成语解释:亦作“涎皮赖脸”。亦作“涎脸涎皮”。嬉皮笑脸;厚着脸皮跟人纠缠。
成语出处: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个大嘴的黑人走过来,向姚长庚涎皮涎脸伸着手说:‘淡贝!淡贝!’”
涎脸涎皮
成语解释:见“涎皮涎脸”。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月娘看不上,说道:‘你真个恁涎脸涎皮的,我叫丫头进来。’”
涎言涎语
成语解释:厚着脸皮胡言乱语,撒赖。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那贾琏撒娇撒痴,涎言涎语的,还只管乱说。”
涎皮赖脸
成语解释: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14出:“你在这青堂屋舍里坐的,到也自在,你这等涎皮赖脸的,俺管监的吃风!”
涎玉沫珠
成语解释: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
成语出处: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涎眉邓眼
成语解释:犹嬉皮笑脸。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涎眉邓眼没志气的东西,没有下唇,就不该揽着箫吹。”
涎脸饧眼
成语解释: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形容轻佻相。
成语出处:茅盾《虹》:“像卫队似的,梅女士前后左右总有四五个涎脸饧眼的恶少。”
馋涎欲垂
成语解释:馋:嘴馋;涎:口水;欲:将要。
馋得要往下滴口水。指人嘴馋,形容人眼红。成语出处:宋・苏轼《将之湖州莘老》:“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嘻皮涎脸
成语解释:形容轻佻嘻笑不知羞耻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糖葫芦嘻皮涎脸的答道:‘我不到你那里去,我到我相好的家里去!’”
馋獠生涎
成语解释:馋獠:贪吃的人;涎:唾液。
形容人贪吃。成语出处:《宣和画谱・龙鱼》:“非若世俗所画,作庖中物,特使馋獠生涎耳。”
口角流涎
成语解释:形容对喜爱又不能占有之物的羡慕之态。
成语出处: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题自诗与隆上人》:学生睡法,饱饭靠椅,口角流涎,自喜以谓得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