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的成语(共70个)
心服口服
成语解释: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口服心服
成语解释: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
成语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白龙微服
成语解释: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拳拳服膺
成语解释: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
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心悦诚服
成语解释: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诚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诚:真心。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金声玉服
成语解释:见“金声玉色”。
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经说》:“实,其志气之见也;使人如己,不若金声玉服。”
心服情愿
成语解释: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如果心服情愿,叫他写个凭据来,银子早迟不要紧的。”
奇装异服
成语解释:式样奇怪而异于时尚的服饰。
成语出处:战国・屈原《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白龙鱼服
成语解释: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华冠丽服
成语解释:冠:帽子。
形容衣着华丽。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胡服骑射
成语解释: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
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不服水土
成语解释: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侯服玉食
成语解释: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
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水土不服
成语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以理服人
成语解释:服:说服。
用道理说服别人。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