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的成语(共105个)
-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成语解释:比喻代人受过。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发出句说话来,教‘张公吃酒李公醉’,‘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成语解释:着意:用心。 
 有心栽种的花没开,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 不着边际- 成语解释: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 
 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切主旨。-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成语解释:比喻两头没有着落。 -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解老》:“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 
- 穿红着绿- 成语解释: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颜俊虽丑陋,最好妆扮,穿红着绿,低声强笑,自以为美。” 
-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成语解释: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弄得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上梢没下梢。” 
- 歪打正着- 成语解释:比喻采取的方法本不恰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歪:不正;着:击中。 -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将药煎中,打发晁大舍吃将下去,谁想歪打正着,又是杨太医运气好的时节,吃了药就安稳睡了一觉。” 
- 哭丧着脸- 成语解释: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 佛头着粪- 成语解释: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使神圣美好的东西受玷污;即亵渎美好事物的意思。有时也表示谦虚的意思。 -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搔着痒处- 成语解释: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 成语出处: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 怀着鬼胎- 成语解释:比喻藏着不可告人的心事。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这刘太公怀着鬼胎,庄家们都捏着两把汗。” 
- 先我着鞭- 成语解释:着:下。 
 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耳。” 
- 十捉九着- 成语解释:比喻很有把握。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 着手成春- 成语解释: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着:接触;挨上。 -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 知疼着热-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多指亲人)。 -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亲生的,正在乎知疼着热,才是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