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着的成语

着的成语(共105个)

  • 疼热

    bù zhuó téng rè

    成语解释:犹言无关痛痒。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一个小厮,必是你乞养来的螟蛉之子,不着疼热,所以着他偿命。”

  • 偷鸡不蚀把米

    tōu jī bù zháo shí bǎ mǐ

    成语解释: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这艄公好晦气!却不是‘偷鸡不着,反折了一把米’?”

  • 不慎,满盘皆输

    yī zhāo bù shèn , mǎn pán jiē shū

    成语解释:原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 百下百

    bǎi xià bǎi zháo

    成语解释:犹言百发百中,万无一失。同“百下百全”。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

  • dāng zhuó bù zhuó

    成语解释:指应该做的事不做,而不该做的事却做了。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老大王,你可也当着不着的。”

  • 知疼

    zhī téng zháo yǎng

    成语解释:形容对亲人的关怀、体贴。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无奈二姐倒是个多情的人,以为贾琏是终身之主了,凡事倒还知疼着痒。”

  • 八竿子打不

    bā gān zi dǎ bù zháo

    成语解释:比喻远得不沾边。

    成语出处:母国政《飘飞的大雪》:“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想方设法要出去。”

  • 三十六,走为上

    sān shí liù zhāo , zǒu wéi shàng zhāo

    成语解释:着:下棋落子,比喻计策或手段。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 这山望那山高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成语解释: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词谑》引刘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这山望着那山高。”

  • 碗里,瞧锅里

    chī zhe wǎn lǐ , qiáo zhe guō lǐ

    成语解释:比喻贪心不足。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时候,他为香菱儿不能到手,和姑妈打了多少饥荒。”

  • 吃不了兜

    chī bù liǎo dōu zhe zǒu

    成语解释: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 灯笼没处寻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

    成语解释:比喻很难得,不容易得到。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要错过了,打着灯笼没处寻!”

  • 灯笼没处找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

    成语解释:比喻很难得,不容易得到。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这么一个人儿,只怕走遍天下,打着灯笼没处找去。”

  • 大处眼,小处

    dà chù zhuó yǎn , xiǎo chù zhuó shǒu

    成语解释:大处:事物的主要部分;着眼:观察。
    既要从长远观点去考虑问题,也要从具体事情去做。

    成语出处:李欣《潜移默化》:“移风易俗,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急惊风撞慢郎中

    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e màn láng zhōng

    成语解释: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医生。比喻缓慢的行动赶不上紧急的需要。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五回:“这真是急惊风撞着慢郎中了,我家里死在床上,我如何等得急你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