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的成语(共94个)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成语解释: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捉贼要赃,捉奸要双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成语出处: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村长!捉贼要赃,捉奸要双,当了妇救会长就不说理了。”
日下无双
成语解释:京城无人可比。比喻才能出众。
成语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
一语双关
成语解释:一个词或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即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86章:“又转脸看看弯弯绕这伙子人,一语双关地说:'我再宣布一声,谁想浑水摸鱼,挑拨是非,那是办不到。'”
双柑斗酒
成语解释: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成语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进退双难
成语解释:见“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一矢双穿
成语解释:犹一箭双雕。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按,此指抗洋倒清二者并进,一举两得。
国士无双
成语解释: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
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慈明无双
成语解释: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才貌双绝
成语解释: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闻足下大名,果然才貌双绝。”
双斧伐孤树
成语解释: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成语出处:《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一马不跨双鞍
成语解释:一匹马不套两个辔,只套一个。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即从一而终。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一马不鞁两鞍,单牛岂有双车并驾?
好手不敌双拳
成语解释:虽然有本事,一个人也打不过两个人。比喻寡不敌众。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他那里六条大汉,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怎么敢与他争持?
一马不鞴双鞍
成语解释:鞴:把鞍辔等套在马上。
一匹马不套两个辔,只套一个。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即从一而终。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一马不鞁两鞍,单牛岂有双车并驾?
鸷鸟不双
成语解释:鸷鸟:猛禽。
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猛兽不群,鸷鸟不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