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的成语(共94个)
- 福禄双全- 成语解释:福:福气;禄:俸禄。 
 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 成语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禄双全,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 
- 福慧双修- 成语解释:指既有福,又聪明。 - 成语出处: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 好事成双- 成语解释:指好事同时到来。 -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郁四会心一笑,听他的话,抽足了鸦片,静待好事成双。” 
- 双拳不敌四手- 成语解释:一个人打不过众人。指寡不敌众。 -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双拳不敌四手。” 
- 海内无双- 成语解释: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 
 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 
-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 成语解释: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成语解释: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若没奸夫……,我与你要见一个明白!” 
- 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成语解释:降:降临。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我才脱了天条死难……又撞着这般恶魔,他来害我!” 
-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一折:“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原来孔目结交贼人?二嫂,你晓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 
-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成语解释:赃:赃物;奸:通奸。 
 捉贼要有赃证,捉奸要有成双人证。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斩鬼传》第11回:“俗语说得好,拿贼要赃,捉奸要双……今日他的老婆,为何不来?” 
- 丈夫双泪不轻弹- 成语解释:丈夫:成年的男子;弹:用手弹洒。 
 大丈夫不轻易流泪。- 成语出处:元・李洞《双调夜行船・送友归吴》:“丈夫双泪不轻弹,都付酒杯间。” 
- 捉奸要双,抓贼要赃- 成语解释:奸:通奸;赃:赃物。 
 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刘流《烈火金钢》第26回:“你别着急啊,捉奸要双,抓贼要赃,慢慢地来,等抓住他的证据再说。” 
- 捉奸见双,抓贼见赃- 成语解释:奸:通奸;赃:赃物。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你且忍耐,此事须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见双,抓贼见赃。’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梦。” 
- 捉奸见双,拿贼要赃- 成语解释:奸:通奸。 
 捉拿奸情必须同时抓住奸夫淫妇,捉拿盗贼必须同时抓住赃物。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02回:“‘捉奸见双,拿贼要赃’……无有对证,如何诬赖孤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