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白的成语

白的成语(共353个)

  • 青红皂

    qīng hóng zào bái

    成语解释:皂:黑色。
    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指不同颜色。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 真相大

    zhēn xiàng dà bái

    成语解释: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
    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 华之怨

    bái huá zhī yuàn

    成语解释: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白华》:“白华,周人刺幽后也。幽王取申女以为后,故下国化之,以妾为妻,以孽代宗,而王弗能治。”

  • 襟怀坦

    jīn huái tǎn bái

    成语解释:襟怀:胸怀;坦白:坦率。
    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成语出处:清・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 指皂为

    zhǐ zào wéi bái

    成语解释: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 首穷经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成语解释: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
    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成语出处:宋・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 不分青红皂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成语解释: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说黑道

    shuō hēi dào bái

    成语解释: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0回:“你这丫头,也跟着他恁张眉瞪眼儿,说黑道白的。将就些儿罢了。”

  • 纸黑字

    bái zhǐ hēi zì

    成语解释: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成语出处: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 口清

    yá bái kǒu qīng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清楚。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怎当得十三妹定要问他个牙白口清,急得无法。”

  • 虹贯日

    bái hóng guàn rì

    成语解释: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
    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天变将发的征兆;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 商素节

    bái shāng sù jié

    成语解释:白商:按五色分秋属白,按五音分秋属商,故称秋天为白商;素节:节气。
    指秋天的季节。

    成语出处:晋・张协《七命》:若乃白商素节,月既授衣,天凝地闭,风厉霜飞,柔条夕劲,密叶晨稀,将固气以效杀,临金郊而讲师。

  • 雪皑皑

    bái xuě ái ái

    成语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
    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成语出处: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 阳春

    yáng chūn bái xuě

    成语解释: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成语出处: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雪阳春

    bái xuě yáng chūn

    成语解释: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成语出处:宋・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