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南的成语

南的成语(共121个)

  • 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成语解释: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
    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成语出处:清・赵翼《檐曝杂记・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 捷径

    zhōng nán jié jìng

    成语解释:指达到目的地最便捷的途径。终南:陕西终南山;捷径:近路。

    成语出处:元・卢挚《蟾宫曲・咸阳怀古》:“见终南捷径休忙,茅宇松窗。”

  • 来北往

    nán lái běi wǎng

    成语解释: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成语出处:宋・叶适《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 半壁

    dōng nán bàn bì

    成语解释:半壁:半边。
    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成语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 大江

    dà jiāng nán běi

    成语解释: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5回:“目今大江南北,盗贼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

  • 鹞北鹰

    nán yào běi yīng

    成语解释:鹞、鹰:两种猛禽。
    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成语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 船北车

    nán chuán běi chē

    成语解释:比喻行踪不定。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六回:“但恐宦海萍踪,南船北车,又在不定耳。”

  • 闯北

    zǒu nán chuǎng běi

    成语解释: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 东西

    dōng xī nán běi

    成语解释: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 海北

    shān nán hǎi běi

    成语解释:指遥远不能确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 海北

    tiān nán hǎi běi

    成语解释:①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②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成语出处:杨朔《熔炉》:“他素来最能关心战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样调皮捣蛋的人,一经他教育改造,都能脱胎换骨。”

  • 马放

    mǎ fàng nán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征北讨

    nán zhēng běi tǎo

    成语解释:见“南征北伐”。

    成语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 枝北枝

    nán zhī běi zhī

    成语解释: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

    成语出处:唐・李峤《鹧鸪》诗:“可怜鹧鸪飞,飞向树南枝。南枝日照暖,北枝霜露滋。”

  • 阮北阮

    nán ruǎn běi ruǎn

    成语解释:指聚居一处而贫富各殊的同族人家。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