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胸的成语

胸的成语(共87个)

  • 有城府

    xiōng yǒu chéng fǔ

    成语解释:形容心机深沉;毫不外露;难于窥测。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

  • 无城府

    xiōng wú chéng fǔ

    成语解释: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成语出处:元《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 露臂

    tǎn xiōng lù bì

    成语解释:袒:裸露。
    敞开上衣,露出胳膊,指没有修养和礼貌。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远远望见一个长大汉子,草帽短衣,肩上背了行囊,袒胸露臂,忙忙的走来。”

  • 无宿物

    xiōng wú sù wù

    成语解释:宿:过夜。
    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 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语解释: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中万卷

    xiōng zhōng wàn juàn

    成语解释:谓读过大量的书。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声声慢・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词:“问个里,待怎么销杀,胸中万卷。”

  • 凸肚

    tǐng xiōng tū dù

    成语解释:凸:凸出。
    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 成竹在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成语解释: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
    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 顿足

    chuí xiōng dùn zú

    成语解释:捶:敲打;顿:跺。
    两拳捶打胸部;两脚跺着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态。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昆仑张诗人传》:“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实然,捶胸顿足,若不欲生。”

  • 跌脚捶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成语解释: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我这里牵肠割肚把你个孩儿舍,跌脚捶胸,自叹嗟。”

  • 顿足捶

    dùn zú chuí xiōng

    成语解释: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明・吴元泰《东游记》第七回:“只见杨子哀号哽咽,顿足捶胸,抚棺长恨,欲拔剑自刎。”

  • 无点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成语解释: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 有丘壑

    xiōng yǒu qiū hè

    成语解释:丘:山丘;壑:山沟。
    指绘画、作文时,心中已把握到了深远的意境。也比喻对事物的判断处置自有高下。

    成语出处:唐・厉霆《大有诗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

  • 中甲兵

    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成语解释:甲兵:披甲的士兵。
    比喻人具有军事才能。

    成语出处:《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 叠肚

    tǐng xiōng dié dù

    成语解释:挺着胸脯,鼓起肚皮。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也可形容仗势傲物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