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的成语(共87个)
胸中百万兵
成语解释:比喻胸怀雄谋大略。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折:“凭着你灭寇功,举将能,两般儿功效如红定,为甚俺莺娘心下十分顺,都只为君瑞胸中有百万兵。”
甲兵在胸
成语解释:甲兵:铠甲和兵器,泛指武器。
比喻胸中富有韬略。成语出处:《魏书・崔浩传》: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怒气填胸
成语解释: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铺胸纳地
成语解释:一种上半身贴近地面的跪拜礼,表示虔敬与隆重。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靠胸贴肉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亲密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我两个是他靠胸贴肉的徒弟,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
顿足搥胸
成语解释: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
胸中垒块
成语解释:垒块:积砌成堆的土块。
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胸中柴棘
成语解释:棘:有刺的草。
比喻人阴险狠毒。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胸中块垒
成语解释:块垒:积砌成堆的土块。
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敞胸露怀
成语解释:敞开衣服,露出胸部。亦形容作风粗野,没有礼貌。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被搜检的那些士子也有解开衣裳敞胸露怀的,也有被那班下役伸手到满身上混掏的。
捶胸跌脚
成语解释: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点胸洗眼
成语解释: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成语出处:明・陈继儒《偃曝谈馀》卷下:“《通释》云:‘字原有秦隶汉隶,今当以晋唐书为晋隶唐隶,则自然易晓也。’张绅此言,可为点胸洗眼之语。”
跌脚搥胸
成语解释: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顿脚捶胸
成语解释:同“顿足搥胸”。
成语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搔耳捶胸
成语解释:搔:抓挠。
搔耳朵,捶胸膛。形容后悔、烦恼的样子。成语出处:《西湖佳话・三生石迹》:“心下十分悲咽,便搔耳捶胸,焦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