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成语(共58个)
- 险象环生- 成语解释:险:危险。 
 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 
-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成语解释: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成语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第十五章:“还有些话,牵涉到老弟,咳,反正狗口不出象牙,不说也罢。” 
- 象煞有介事- 成语解释: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屠维岳的法宝就是说大话,象煞有介事,满嘴的有办法,有把握!” 
- 万象森罗- 成语解释: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 成语出处: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 香象渡河-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 成语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数公,如金鴙擘海,香象渡河。” 
- 拔犀擢象- 成语解释:擢:提升。 
 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宋・王详《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法意,鲜如克。” 
- 得意忘象- 成语解释: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 成语出处: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 超然象外- 成语解释:以:用法等同“于”。 
 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忘象得意- 成语解释: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 成语出处:南朝・齐・刘邙《答竟陵王子良书》:“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 
- 无可比象-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可与譬比。 -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1卷:“焕彻如寒霜素雪之状,又似钟乳垂穗之形,五色备具,无可比象。” 
- 香象绝流- 成语解释:见“香象渡河”。 - 成语出处:明・袁宗道《杂说》:“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 
- 拽象拖犀- 成语解释: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大战邳彤》第一折:“凭着我拽象拖犀胆气雄,更那堪武艺精,怕什么奸贼巨鹿狠邳彤。”元・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二折:“我可也杀人放火偏能惯,拽象拖犀气力高。” 
- 超以象外- 成语解释:以:用法等同“于”。 
 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成语出处: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合眼摸象- 成语解释: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山谷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 
- 众盲摸象- 成语解释: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成语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