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浆的成语

浆的成语(共29个)

  • 酒藿肉

    jiāng jiǔ huò ròu

    成语解释:见“浆酒霍肉”。

    成语出处:《宋书・周朗传》:“涂金披绣,浆酒藿肉者,故不可称纪。”

  • 桂酒椒

    guì jiǔ jiāo jiāng

    成语解释:泛指美酒。

    成语出处:《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桂酒,切桂置酒中也;椒浆,以椒置浆中也。言己供待弥敬,乃以惠草蒸肴,芳兰为藉,进桂酒椒浆,以备五味也。”

  • 玉液

    jīn jiāng yù yè

    成语解释:道教说是一种用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药。也指美酒。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真朋羽会,金浆玉液。”

  • 汗出如

    hàn chū rú jiāng

    成语解释:形容流很多汗。

  • 酒霍肉

    jiāng jiǔ huò ròu

    成语解释: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 得酒

    qǐ jiāng dé jiǔ

    成语解释: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成语出处:唐・刘知幾《史通・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 玉液

    qióng jiāng yù yè

    成语解释:比喻仙水、美酒等。

    成语出处:明・朱有炖《赛娇客》第三折:“我这里高捧着琼浆玉液,他那里低唱着梁州第七。”

  • 玉液琼

    yù yè qióng jiāng

    成语解释:琼:美玉。
    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古代传说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成语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琼浆,我咽不下。”

  • 箪食壶

    dān sì hú jiāng

    成语解释: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浆:汤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
    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 水不交

    jiāng shuǐ bù jiāo

    成语解释:浆水不沾。谓为官清廉,无取于民。

    成语出处: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 塞道

    hú jiāng sāi dào

    成语解释: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
    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成语出处:《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 五馈

    shí jiāng wǔ kuì

    成语解释: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
    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
    ’‘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

    成语出处: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 得酒

    qiú jiāng dé jiǔ

    成语解释:浆:饮料。
    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岁在申酉,求浆得酒。”

  • 引车卖

    yǐn chē mài jiāng

    成语解释: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姓。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

  • 玉醴

    jīn jiāng yù lǐ

    成语解释:浆:酒;醴:甜酒。
    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