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的成语(共29个)
- 玉液金浆- 成语解释:比喻美酒。 - 成语出处:《汉武故事》:“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 
- 食箪浆壶- 成语解释: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 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一浆十饼- 成语解释:一碗浆,十个饼。比喻小恩小惠。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藩镇传・李师道》:“公初不示诸将腹心,而今委以兵,此皆嗜利者,朝廷以一浆十饼诱之,去矣!” 
- 仙液琼浆- 成语解释:指美酒。 -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7回:“东一院作金齑玉脍,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 
- 壶浆箪食- 成语解释: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 
 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成语出处: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 壸浆箪食- 成语解释: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 
 ”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 兰蒸椒浆- 成语解释:兰蒸:以香草蒸肉;椒浆:把椒放在浆里。 
 对祭祀物品的美称。- 成语出处: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可激清颓俗者,皆扫地而祠之。兰蒸椒浆,岁祀罔缺。 
- 卖浆屠狗- 成语解释:浆:酒浆。 
 以卖酒、杀狗为业的人。过去指职业卑贱的阶层。-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信陵君列传》:“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史记・樊哙列传》:以屠狗为事。 
- 琼浆金液- 成语解释:琼:美玉。 
 琼浆:美酒。
 古代传说用美玉制成的浆液,喝了可以成仙。比喻仙水和名贵的美酒、饮料等。亦作“琼浆玉液”、“玉液琼浆”、“金波玉液”、“玉液金波”。-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来邀采药之人,饮以琼浆金液,延入璇室。” 
- 仁浆义粟- 成语解释: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 成语出处:《搜神记・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 拖浆带水- 成语解释:在泥水中行走被泥水玷污。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 -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若拖浆带水,就不是汉子了。” 
- 水浆不入- 成语解释:水浆:饮料。 
 流汁也进不了口。形容病重或劳伤过度。-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水浆不入于口者,至自禹它。” 
- 义浆仁粟- 成语解释: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匮矣;辍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