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的成语(共107个)
- 贪得无厌- 成语解释: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 
 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四游记・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 贪天之功- 成语解释:贪:贪图。 
 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 激贪厉俗- 成语解释: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萧颖达传》:“在于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 贪荣慕利- 成语解释:慕:羡慕。 
 贪求荣誉,慕财图利。- 成语出处:《周书・柳带韦传》:“夫顾亲戚,惧诛夷,贪荣慕利,此生人常也。” 
- 贪夫徇财- 成语解释:徇:通“殉”。 
 徇财:不顾性命以求财。
 爱财的人愿意为了钱财而死。形容人爱财如命。- 成语出处:《鹖冠子・世兵》:“烈士徇名,贪夫徇财,至博不给,知时何羞。” 
- 贪小失大- 成语解释: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益。 -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 贪冒荣宠- 成语解释:贪冒:贪图财利。 
 贪图荣耀和恩宠。-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程处弼辞放流表》:“任经十有三年,竟无一阶升录,臣之弩劣,于此可见,而贪冒荣宠,尚不知归。” 
- 贪官污吏- 成语解释:贪赃枉法的官吏。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 贪生怕死- 成语解释:贪:贪恋。 
 贪图生存;惧害死亡。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文三王传》:“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日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徼幸得逾于须臾。” 
- 贪而无信- 成语解释:贪婪而又不守信用。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 成语出处: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 贪多务得- 成语解释:贪:求多;务:务必。 
 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 贪心不足- 成语解释: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 贪污腐化- 成语解释: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过着糜烂的生活。 - 成语出处:《周恩来选集・上卷・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必须克服与排除。” 
- 贪财好色- 成语解释:贪图财货,喜好女色。 - 成语出处:《汉书・高帝纪》:“沛公居山东时,贪财好色。” 
- 贪贿无艺- 成语解释:贿:财物;艺:标准、准则,引伸为法度、限度。 
 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