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的成语(共107个)
贪墨败度
成语解释:贪墨:贪冒,贪图财利。
贪图财利,败坏法度。成语出处:元《宋史・景素・王信等传论》:“田敏屡有战功,而贪墨败度,幸容于时。”
贪官蠹役
成语解释:蠹:蛀虫。
贪图财物的官僚和吏役。成语出处:《清史稿・朱之弼传》:“世祖严治贪官蠹役,特立严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
贪生害义
成语解释:贪恋生命,危害道义。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灯前修本》:贪生害义,即非烈丈夫;杀身成仁,才是奇男子。
贪人败类
成语解释:败:毁坏。
贪婪的人当政,危及整个国家、民族。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大风有遂,贪人败类。
变贪厉薄
成语解释: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狼贪鼠窃
成语解释:如狼那样贪狠;似鼠那样惯窃。常形容敌人贪狠卑鄙。
成语出处:明・于谦《出塞》诗:“瓦刺穷胡真犬豕,敢向边疆挠赤子。狼贪鼠窃去复来,不解偷生求速死。”
贪夫徇利
成语解释:徇:通“殉”,以身从物。
贪财的人为财利送命。形容人爱财如命。成语出处:元・揭傒斯《逸士徐君墓志铭》:“尝市大木筑室,将伐,贪夫徇利,造辞以争,因以让之,不以为弱。”
贪污狼藉
成语解释: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
成语出处:《晋书・何充传》:“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
贪利忘义
成语解释: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贪大求全
成语解释:过分地贪图规模大而全面。
贪污受贿
成语解释: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
成语出处: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
使智使勇,使贪使愚
成语解释:使:用;贪:不知足;愚:笨。
用人所长,以收到好的功效。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成语解释:贪:贪图。
把天所成就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现指抹杀群众或领导的力量,把功劳归于自己。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贪生恶死
成语解释:见“贪生畏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