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隔的成语

隔的成语(共52个)

  • 墙有耳

    gé qiáng yǒu ěr

    成语解释: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成语出处:管仲《管子・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 恍如

    huǎng rú gé shì

    成语解释: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
    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 人心肚皮

    rén xīn gé dù pí

    成语解释: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 天悬地

    tiān xuán dì gé

    成语解释:悬、隔:距离远。
    比喻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南齐书・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 与世

    yǔ shì gé jué

    成语解释: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废人,与世隔绝,不习跪拜,望陛下优容之。”

  • 宿之仇

    gé sù zhī chóu

    成语解释:宿:夜。
    隔夜的仇怨。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8回:“谁家两口子没有言差语错呀?夫妻们有隔宿之仇么?”

  • 岸观火

    gé àn guān huǒ

    成语解释:站在对岸观看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

    成语出处:唐・乾康《投谒齐己》:“隔岸红尘忙似火,当斩青嶂冷如冰。”

  • 靴搔痒

    gé xuē sāo yǎng

    成语解释: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康山契稳禅师》:“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

  • 山买老牛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

    成语解释: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 关山阻

    guān shān zǔ gé

    成语解释: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成语出处:元・郑德辉《・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 行如

    gé háng rú gé shān

    成语解释: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

    成语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

  • 父子无宿之仇

    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

    成语解释:宿:夜。
    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 夫妻无夜之仇

    fū qī wú gé yè zhī chóu

    成语解释:夫妻之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形容夫妻间的恩怨容易化解。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常言道,夫妻无隔夜之仇,说不定明朝一早你就回去了。”

  • 夫妻无宿之仇

    fū qī wú gé sù zhī chóu

    成语解释:宿:夜。
    夫妻之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形容夫妻间的恩怨容易化解。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夫妻无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

  • 一日不见,如三秋

    yī rì bù jiàn , rú gé sān qiū

    成语解释: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成语出处:《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