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隔的成语

隔的成语(共52个)

  • 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gé shě xū yǒu ěr , 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成语解释:须:应当。
    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0回:“正是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公子听得仔细,即心中转道:‘奇怪,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

  • 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gé qiáng xū yǒu ěr , 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

    成语解释:须:应当。
    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成语出处:元・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二折:“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小贱人无理,瞒着老夫,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

  • 靴抓痒

    gé xuē zhuā yǎng

    成语解释:同“隔靴搔痒”。

    成语出处:《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 年皇历

    gé nián huáng lì

    成语解释: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在新的情况下已经用不上。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0回:“隔年的皇历,好一本子冷帐,闲着手要捉虱子,没工夫去揭他了。”

  • 世之感

    gé shì zhī gǎn

    成语解释:世:古指30年为一世;世指一个时代。
    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像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成语出处:宋・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 重洋

    yuǎn gé chóng yáng

    成语解释:重洋:一重重的海洋。
    指相距遥远。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无如远隔重洋,何能前去看来。”

  • 恍若

    huǎng ruò gé shì

    成语解释: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
    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锦帆集・天池》:“屏山献青,画恋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马首红尘,恍若隔世矣。”

  • 皮断货

    gé pí duàn huò

    成语解释:谓隔着封皮,判断货物的好坏。比喻凭外部现象推测内部底细。

    成语出处:《歧路灯》第八回:“不是为他中了举,便说深远。只是那光景儿,我就估出来六七分。兄弟隔皮断货,是最有眼色的。”

  • 霄壤

    jiǒng gé xiāo rǎng

    成语解释:迥:远;霄壤:天地。
    形容差别很大,像天地悬殊。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9回:“弓也易合,弦也靠怀,不但终身无病,更是日渐精熟,这与托字迥隔霄壤了。”

  • 云树遥

    yún shù yáo gé

    成语解释:谓两地相隔遥远。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六回:“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

  • 三差五

    gé sān chà wǔ

    成语解释:比喻时常发生。

    成语出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 一水

    yī shuǐ gé

    成语解释:受一条河水的阻隔。比喻双方因受水路交通不便而很少会面。

    成语出处:《古诗十九首》其一:“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眽眽不得语。”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 窗有耳

    gé chuāng yǒu ěr

    成语解释:隔着窗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蝴蝶过墙,隔窗有耳,莲花瓣卸,堕地无踪。”

  • 仙尘路

    xiān chén lù gé

    成语解释:尘:尘世。
    上天和人世无路相通。比喻亲友被隔绝,无法相会。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仙尘路隔,不能相依。”

  • 天渊之

    tiān yuān zhī gé

    成语解释:渊:深水潭。
    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徐言、徐召虽也挣起些田产,比着颜氏,尚有天渊之隔,终日眼红颈赤。”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