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触的成语

触的成语(共61个)

  • 目皆是

    chù mù jiē shì

    成语解释:触目:目光所及;皆:都。
    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成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 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

    成语解释: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
    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 类旁通

    chù lèi páng tōng

    成语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
    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 景生情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成语解释:触:接触;情:感情。
    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也作“见景生情”。

    成语出处:清・赵翼《殴北诗话・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羝羊

    dī yáng chù fān

    成语解释: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
    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 目崩心

    chù mù bēng xīn

    成语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 目成诵

    chù mù chéng sòng

    成语解释:成诵:能背诵。
    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陈书・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

  • 目伤怀

    chù mù shāng huái

    成语解释:见“触目伤心”。

    成语出处: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 目伤心

    chù mù shāng xīn

    成语解释: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成语出处: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 景伤心

    chù jǐng shāng xīn

    成语解释:见“触景伤情”。

    成语出处:《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萧萧傍竹篱,西风惨淡雨霏霏,其时黄菊花初放,触景伤心最惨凄。”

  • 藩篱

    yáng chù fān lí

    成语解释:羊角勾挂在篱笆上。形容既不能进,也不能退。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 小鹿心头

    xiǎo lù chù xīn tóu

    成语解释: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 即溃

    yī chù jí kuì

    成语解释: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不起一碰。

    成语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浙江军事。”

  • 即发

    yī chù jí fā

    成语解释:触:碰。
    即:就。
    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成语出处:宋・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 事面墙

    chù shì miàn qiáng

    成语解释:触:接触;面墙:面对墙。
    形容遇事像面墙而立,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晋・姚兴《重答安成侯嵩》:“吾常近之才,加以多事昏塞,触事面墙,不知道理安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