狈的成语(共9个)
- 狼狈为奸- 成语解释: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 
 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
 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 狼狈不堪- 成语解释: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 
 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 进退狼狈- 成语解释: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 狼狈万状- 成语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万状:多种样子。 
 形容极其困顿、窘迫。- 成语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太上因暑热成病,狼狈万状。” 
- 狼艰狈蹶-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 
- 首尾狼狈- 成语解释:狼狈:困顿窘迫。 
 形容处境困顿窘迫,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维谷,首尾狼狈。” 
- 狼狈周章- 成语解释:仓皇惊恐。 - 成语出处:茅盾《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造成作家们此种忐忑不安、狼狈周章的心情,其直接的原因,不能不说是外来的束缚。” 
- 狼狈逃窜- 成语解释:狼狈:窘迫的样子。 
 形容逃跑时的丑态。
- 狈因狼突- 成语解释:主谓 指相辅为奸。《醒世姻缘传》13回:“伍圣道邵强仁鼠共猫眠,擒纵惟凭指使,~,金钱息任箕攒。 
 ”△贬义。描写坏人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