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的成语(共54个)
- 敲锣打鼓- 成语解释:①谓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 成语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人家服服贴贴,敲锣打鼓。” 
- 敲锣放炮- 成语解释:谓大张旗鼓地活动。 - 成语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三幕:“还不是他用狗头军师自作主张自讨好、敲锣放炮的硬出头!” 
- 破鼓众人敲- 成语解释:形容倒霉时被众人欺辱的情况。 
- 紧打慢敲- 成语解释:比喻用各种办法催迫。 -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 唾壶敲缺- 成语解释:见“唾壶击缺”。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 零敲碎受- 成语解释:用于折磨人,使人不断遭受痛苦。 -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引起:将一把累世不磨的钝刀在你颈上锯来锯去,教你零敲碎受。 
- 敲金击石- 成语解释: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 
 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成语出处:唐・韩愈《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阁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 敲牛宰马- 成语解释:谓宰杀牲畜。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四折:“两壁厢敲牛宰马,做一个庆喜的筵席。” 
- 敲金击玉- 成语解释:见“敲金击石”。 - 成语出处: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展嘲风咏月长才思,吐敲金击玉款言词。” 
- 敲冰戛玉- 成语解释: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 成语出处:宋・杨无咎《垂丝钓・邓端友席上赠吕倩倩》:“听敲冰戛玉,恨云怨雨,声声总在愁处。” 
- 敲金戛玉- 成语解释:见“敲金击石”。 - 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 
- 敲脂吸髓- 成语解释:脂:油脂。 
 比喻剥削压迫极其残酷。- 成语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4回:“便可饶了那些助饷的百姓,偏要献勤解到金营,敲脂吸髓,竭尽无余。” 
- 东敲西逼- 成语解释:各处敲诈逼迫。 - 成语出处: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二回:“百姓又最怕输粮,地方官刑驱势迫,东敲西逼。” 
- 借故敲诈- 成语解释:借:假托;故:借口。 
 找借口敲诈、勒索别人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