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遁的成语

遁的成语(共46个)

  • 迹桑门

    dùn jì sāng mén

    成语解释:谓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成语出处: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 禽奔兽

    qín bēn shòu dùn

    成语解释:遁:逃跑。
    鸟兽奔逐逃避。比喻人奔波追逐。

    成语出处:宋・苏洵《审势》:“及其后世失德,而诸侯禽奔兽遁,各固其国,以相侵扰。”

  • 世遗荣

    dùn shì yí róng

    成语解释: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 世长往

    dùn shì cháng wǎng

    成语解释: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成语出处:明・归有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其所见四方贤公卿大夫、名士才人有几;遁世长往、怀道蕴术之士有几?”

  • 天妄行

    dùn tiān wàng xíng

    成语解释:谓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

    成语出处: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皆违理谬感,遁天妄行,弥非真有矣。”

  • 身远迹

    dùn shēn yuǎn jì

    成语解释:犹言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 阴匿景

    dùn yīn nì jǐng

    成语解释:隐藏形迹。

    成语出处:晋・陆云《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 形远世

    dùn xíng yuǎn shì

    成语解释:犹言避世隐居。

    成语出处:《后汉书・逸民传・法真》:“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

  • 迹销声

    dùn jì xiāo shēng

    成语解释:谓隐居不出。

    成语出处:《旧唐书・韦嗣立传》:“若任用无才,则有才之路塞,贤人君子所以遁迹销声,常怀叹恨者也。”

  • 天倍情

    dùn tiān bèi qíng

    成语解释: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

  • 离世

    lí shì dùn shàng

    成语解释:超脱世俗,回避君上。

    成语出处:《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 凿坏以

    záo pī yǐ dùn

    成语解释:谓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成语出处:《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凿坏而

    záo pī ér dùn

    成语解释:见“凿坏以遁”。

    成语出处:《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追亡逐

    zhuī wáng zhú dùn

    成语解释:见“追亡逐北”。

    成语出处:《管子・兵法》:“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飘风,击刺若雷电。”

  • 光不耀

    dùn guāng bù yào

    成语解释:遁:隐藏;耀:显耀。
    隐去光芒,不使显耀。比喻暗中做好事,不向人们显示。

    成语出处: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辞重而清约,非计之得也。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耀。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