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哀的成语

哀的成语(共66个)

  • 梨并剪

    āi lí bìng jiǎn

    成语解释:并剪:并州产的锋利剪刀。
    比喻言语、文章流畅爽利。

    成语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

  • 死事生

    āi sǐ shì shēng

    成语解释:哀:哀痛;事:侍奉。
    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 乐中节

    āi lè zhōng jié

    成语解释:中:合乎;节:适度。
    指哀伤和欢乐都适度,抒发感情不过分。

    成语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诗概》:不发乎情,即非礼义,故诗要有乐有哀;发乎情,未必即礼义,故诗要哀乐中节。

  • 告宾服

    āi gào bīn fú

    成语解释: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
    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 戚之情

    āi qī zhī qíng

    成语解释:戚:悲哀。
    丧亲后的悲痛心情。

    成语出处:《孝经・丧亲章》: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 存荣没

    cún róng mò āi

    成语解释: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
    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

    成语出处: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斯可谓存荣没哀,死而不朽者矣。”

  • 感旧之

    gǎn jiù zhī āi

    成语解释: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表示怀旧。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彧传》:“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

  • 豪管

    háo guǎn āi xián

    成语解释:指管弦乐。

    成语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在红氍毹上,在豪管哀弦之中,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悲欢离合的故事。”

  • 苦苦

    kǔ kǔ āi qiú
  • 生荣没

    shēng róng mò āi

    成语解释:荣:光耀;没:通“殁”,死亡。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

    成语出处:唐・申堂构《唐故内常侍孙府君墓志铭》:“生荣没哀,身沉誉在。”

  • 生荣亡

    shēng róng wáng āi

    成语解释:荣:光耀。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

    成语出处:《隶释・汉刘后碑》:“生荣亡哀,阙声载路。”

  • 生荣殁

    shēng róng mò āi

    成语解释:荣:荣誉;哀:哀悼。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 罔极之

    wǎng jí zhī āi

    成语解释:罔:无,没有;极:尽头;哀:悲哀。
    哀伤以了极点,没有更悲哀的了。指失去父母的悲哀。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远慕《鹿鸣》君臣之宴,中咏《棠棣》匪他之诫,下思《伐木》友生之义,终怀《蓼莪》罔极之哀。

  • 喜怒

    xǐ nù āi jù

    成语解释:喜欢、恼怒、悲哀、恐惧。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凡例》:“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

  • 致诚

    xián āi zhì chéng

    成语解释:衔:含着。
    胸怀哀痛之情,致真诚之意。

    成语出处:唐・韩愈《祭十二郎文》:“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