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哀的成语

哀的成语(共66个)

  • 毁瘠立

    āi huǐ jī lì

    成语解释: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 莫大于心死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成语解释:最可悲的莫过于意志消沉和丧失进取心了。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 梨蒸食

    āi lí zhēng shí

    成语解释: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 感中年

    āi gǎn zhōng nián

    成语解释: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 痛欲绝

    āi tòng yù jué

    成语解释: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
    悲伤得要气绝了。

    成语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 丝豪竹

    āi sī háo zhú

    成语解释: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
    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成语出处: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 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

    成语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
    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於乎

    wū hū āi zāi

    成语解释:於乎:文言叹词;哉:语助词。
    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

  • 乞怜

    gào āi qǐ lián

    成语解释:告:请求;乞:求,讨。
    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杜又派人分头疏通,告哀乞怜地请求他们勿再辞勋。”

  • 声叹气

    āi shēng tàn qì

    成语解释:指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叹息。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终日他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 贫贱夫妻百世

    pín jiàn fū qī bǎi shì āi

    成语解释:生活在贫穷困苦中的夫妻,凡事都很悲哀凄惨。

    成语出处:元稹遣悲怀诗:“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世哀。”

  • 矜勿喜

    āi jīn wù xǐ

    成语解释:哀矜:怜悯。
    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 鸿雁

    hóng yàn āi míng

    成语解释:哀:悲哀。
    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

  • 乐相生

    āi lè xiāng shēng

    成语解释:悲痛和喜乐互为因果。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 独弦

    dú xián āi gē

    成语解释:弦:琴弦。
    指独自弹奏弦乐器,哀声歌唱。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