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音的成语

音的成语(共98个)

  • 靡靡之

    mǐ mǐ zhī yīn

    成语解释:靡靡:颓废萎靡。
    使人萎靡、颓唐的声音。形容颓废、萎靡或淫荡的音乐。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十过》:“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

  • 袅袅

    yú yīn niǎo niǎo

    成语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笑貌

    shēng yīn xiào mào

    成语解释: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 亡国之

    wáng guó zhī yīn

    成语解释: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空谷足

    kōng gǔ zú yīn

    成语解释:谷:山谷。
    在寂静的山谷中听到脚步声。比喻非常难得的音信或事物。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成语解释: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
    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 问相继

    yīn wèn xiāng jì

    成语解释:音问:音信。
    书信和别人捎来的问候连续而来。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令狐仆射》诗题:“令狐仆射与予投分素深,纵山川阻峭,然音问相继。”

  • 幽韵

    qīng yīn yōu yùn

    成语解释:比喻文章造诣极深。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

  • 弦外之

    xián wài zhī yīn

    成语解释: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 容宛在

    yīn róng wǎn zài

    成语解释: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成语出处:唐・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 容笑貌

    yīn róng xiào mào

    成语解释:音:说话的声音;容:容貌;笑起来的样子;指神态。
    指人的容貌和笑声。常用作怀念之词。

    成语出处: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

  • 鹿死不择

    lù sǐ bù zé yīn

    成语解释:比喻只求能够安身,并不选择地方。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问两绝

    yīn wèn liǎng jué

    成语解释: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成语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造》:“后楚卒,元方护丧居江陵,数年间,音问两绝。”

  • 袅袅余

    niǎo niǎo yú yīn

    成语解释:袅袅:宛转悠扬。
    余音:不绝之音。
    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 一锤定

    yī chuí dìng yīn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干脆,说了算数。

    成语出处: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他不声不响,却是一家之主;女儿中意,老伴点头,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