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的成语(共167个)
磨刀霍霍
成语解释:霍霍:摹拟磨刀的东西。
霍霍地磨刀。原指响亮的磨刀;准备宰杀。现多指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成语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单刀直入
成语解释: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
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解释: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
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借刀杀人
成语解释: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成语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大刀阔斧
成语解释: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快刀斩乱麻
成语解释:快:锋利。
比喻以果断迅捷的手段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成语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成语解释: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这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则是误伤人命。”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成语解释: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成语解释:比喻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发出句说话来,教‘张公吃酒李公醉’,‘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吞刀刮肠
成语解释: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成语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笑里藏刀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宝刀不老
成语解释: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刀山剑林
成语解释:比喻险恶的境地。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7回:“慢说是开封府,就是刀山剑林,也是要走走的。”
心如刀绞
成语解释:心里就像刀绞一样。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殷郊又见殷洪,心如刀绞,意似油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