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的成语(共167个)
刀耕火种
成语解释: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成语出处:宋・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
拔刀相济
成语解释:拔:抽出。
拔出刀来助战,多指见义勇为。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剑合钗圆》:“想起黄衫豪客也,女伴仍袖手旁观,英雄拔刀相济。”
笑处藏刀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
成语出处: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
刀头剑首
成语解释:极喻危险的境遇。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苕上吴子德舆作丁丑纪闻诗六首盖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狱之渐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头剑首度冬春,欲杀何当有百身。”
驽马铅刀
成语解释:铅刀:铅质的刀。
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成语出处:《后汉书・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千刀万剐
成语解释:原指旧时代的一种酷刑……凌迟;后来咒骂坏人当受极刑 。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玎玎珰珰盆儿鬼》第四折:“当堂判个斩字,即日押赶市曹,将他万剐千刀,凌迟处死。”
心如刀割
成语解释: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
牛刀小试
成语解释:牛刀:宰牛的刀。
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成语出处: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拔刀相助
成语解释: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两面三刀
成语解释: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铅刀一割
成语解释: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成语出处:《后汉书・班超传》:“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呼?”
单刀赴会
成语解释: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一刀两断
成语解释: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成语出处: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操刀必割
成语解释:操:持。
手里拿着刀,一定要割物。比喻办事必须及时。成语出处:《六韬・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
一刀两段
成语解释: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全书・论语十六》:“直是一刀两段,千了百当。”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只索便一刀两段,倒大来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