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的成语(共93个)
兼资文武
成语解释:兼资:兼有。
兼备有文才武略的人。指文武全才。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平陵朱云,兼资文武,患正有智略。”
兼覆无遗
成语解释:兼:同时;兼覆:天覆盖万物,比喻恩泽广大;无遗:没有遗漏。
指恩泽广大,无所遗漏。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兼权熟计
成语解释: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虑。
成语出处:《荀子・不苟》:“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并疆兼巷
成语解释:形容屋宅广大。
成语出处:明・王志坚《表异录・宫室》:“宅大曰连里竟街,又曰并疆兼巷。”
兼官重绂
成语解释: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俌传》:“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兼官重绂,盈金积货,至使议弄神器,更改社稷。”
兼朱重紫
成语解释: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服冕乘祒,兼朱重紫,则若固有之,常如布衣。”
兼权尚计
成语解释:指全面衡量,深思熟虑。
成语出处:荀况《荀子・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兼爱无私
成语解释:泛爱大众,对人没有私心。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道》:“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袭衣兼食
成语解释:袭:全套衣服;兼:加倍。
成套衣服,多盘菜肴。比喻生活富裕。成语出处: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铭》:“居家甚勤俭,无袭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才学兼优
成语解释: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材能兼备
成语解释:材:通“才”。
才智和能力都具备。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培养得材能兼备。”
智勇兼全
成语解释:同“智勇双全”。
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秉文兼武
成语解释:犹言能文能武。
成语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胆略兼人
成语解释:胆略:勇气和智谋;兼:加倍;兼人:超过别人。
形容胆量和谋略胜过常人。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水火不兼容
成语解释:容:容纳。
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成语出处:《周易・说卦》:“故水火不相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