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工的成语

工的成语(共71个)

  • 出细活

    màn gōng chū xì huó

    成语解释:指不急于求成,精心制作,才能出完美的产品。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只要不限辰光,‘慢工出细活’一定的道理。”

  • 力悉敌

    gōng lì xī dí

    成语解释: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
    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成语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 磨刀不误砍柴

    mó dāo bù wù kǎn chái gōng

    成语解释: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成语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九章:“你先想想,你打石头要不要先打好工具!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 拼得夫深,铁杵磨成针

    pīn dé gōng fū shēn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铁杵:铁棒槌。
    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成语出处: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 心苦

    liáng gōng xīn kǔ

    成语解释: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
    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成语出处: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 能不两

    néng bù liǎng gōng

    成语解释:工:精通。
    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两种技术。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首时》:“天下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 人代

    tiān gōng rén dài

    成语解释:天的职责由人代替。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 胡子

    hú zǐ gōng chéng

    成语解释:喻指进度缓慢、一拖再拖而长期不能投入使用的基建工程。

    成语出处:张贤亮《出卖“荒凉”》:“企业由‘国营’,便效率低下,搞不好就成为‘胡子工程’、‘钓鱼工程’。”

  • 巧夺天

    qiǎo duó tiān gōng

    成语解释: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
    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成语出处:晋・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 枉费

    wǎng fèi gōng fū

    成语解释: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如今要下功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在纸上语。”

  • 不惜

    bù xī gōng běn

    成语解释:指舍得出本钱。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姓方的瞧着眼热,有几家该钱的,也就不惜工本,公开一个学堂。”

  • 磨洋

    mó yáng gōng

    成语解释:指做事情不出力,故意拖延时间。

    成语出处:曲波《林海雪原》:“坦克!你光在这磨洋工!你的脚温度一点也没升!”

  • 于心计

    gōng yú xīn jì

    成语解释:工:擅长。
    擅长用心谋划。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她刚才就劝我母亲快买外汇,我看女人全工于心计的。”

  • 待料

    tíng gōng dài liào

    成语解释:停止生产,等待原料。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第七纱厂停工待料。”

  • 枚速

    mǎ gōng méi sù

    成语解释: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枚皋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