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的成语(共11个)
- 臧否人物- 成语解释:臧否:褒贬。 
 评论人物好坏。-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未尝臧否人物。” 
- 臧谷亡羊- 成语解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谷虽殊竟两亡。” 
- 陟罚臧否- 成语解释:赏罚褒贬。 - 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臧谷两亡- 成语解释:臧、谷:两个人名。 
 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赌博,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荚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 臧仓小人- 成语解释:臧仓:战国时鲁国人。 
 臧仓是个奸诈的小人。指进谗害贤的小人。-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臧仓小人,原来就是此物!看来我道不行了。” 
- 臧穀亡羊- 成语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穀虽殊竟两亡。” 
- 臧穣亡羊- 成语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穣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穣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藏穣虽殊竟两亡。 
- 臧谷之羊- 成语解释:臧、谷:两个人名。 
 臧和谷的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骈拇》: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荚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 人谋不臧- 成语解释:人谋:人的谋划;臧:善。 
 事情之所以不成,或失败是由于人没有谋划好,与天时、地利无关。
- 弹射臧否- 成语解释:弹射:直率地指摘;臧:好;否:坏。 
 臧否:褒贬,评论。
 直率地进行批评。- 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 一臧一否- 成语解释:臧:善,好。 
 一吉一凶。-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五年》:国之守龟,其何事不卜,一臧一否,其谁能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