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养的成语

养的成语(共131个)

  • 存心

    cún xīn yǎng xìng

    成语解释: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 遵时

    zūn shí yǎng huì

    成语解释: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
    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 音九皋

    yǎng yīn jiǔ gāo

    成语解释:比喻贤才隐居修德。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成语出处:语出《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不穷

    jǐng yǎng bù qióng

    成语解释:穷:尽。
    把水井治理保护好,则水源不尽。比喻不断得到别人的恩惠。

    成语出处:《周易・井》:井养而不穷也。

  • 生送终

    yǎng shēng sòng zhōng

    成语解释:同“养生送死”。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货殖传序》:“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雚蒲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

  • 颐神寿

    yí shén yǎng shòu

    成语解释:见“颐性养寿”。

    成语出处:《晋书・嵇康传》:“永啸长吟,颐神养寿。”

  • 颐精

    yí jīng yǎng shén

    成语解释:见“颐养精神”。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郑冲传》:“公宜颐精养神,保卫太和,以究遐福。”

  • 怡然

    yí rán yǎng xìng

    成语解释:保养精神,使性情得到陶冶。

    成语出处:《魏书・显祖纪》:其践升帝位,克广洪业,以光祖宗之烈,使朕优游履道,颐神养性,可不善欤?

  • 木鸡

    mù jī yǎng dào

    成语解释:木鸡:善斗的鸡,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
    形容功夫到家。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力蓄锐

    yǎng lì xù ruì

    成语解释: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畜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 精储锐

    yǎng jīng chǔ ruì

    成语解释:养:休养;储: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畜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 息军

    xī jūn yǎng shì

    成语解释:息:休息,修整。
    修整军队,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待时而动。”

  • 精畜锐

    yǎng jīng xù ruì

    成语解释: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
    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畜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 痈畜疽

    yǎng yōng xù jū

    成语解释:痈、疽:毒疮。
    养畜毒疮不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若彼小人,便始而互相依托,后则互相忌嫉;始而养痈畜疽,后则纵虎放鹰。”

  • 独善自

    dú shàn zì yǎng

    成语解释:只求自我完善,修身养性。

    成语出处: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山林者,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之所以能安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