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的成语(共131个)
养虎伤身
成语解释: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入关》:“大王,你只宜乘早击之,若迟便有养虎伤身之害矣。”
养痈贻患
成语解释:痈:毒疮;患:祸害。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姑息坏人坏事,结果自己遭殃。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养尊处优
成语解释:养:指生活;尊:尊贵;处:居于;处于;优:优裕。
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成语出处:宋・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成语解释: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成语解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
俭以养德
成语解释: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俭可以养廉
成语解释:俭:节省,俭约;廉:廉洁。
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成语出处: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又谓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有味哉,有味哉!”
居移气,养移体
成语解释: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成语解释: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成语解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成语解释: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成语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解释: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成语解释: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爹爹,正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成语解释: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0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成语解释: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