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得的成语

得的成语(共427个)

  • 恬然自

    tián rán zì dé

    成语解释:恬然:安静舒适的样子;自得:自觉得意。
    形容心情安静、舒适。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野老清淡,恬然自得。”

  • 妙手偶

    miào shǒu ǒu dé

    成语解释: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成语出处: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 已而为之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成语解释: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 天独厚

    dé tiān dú hòu

    成语解释: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
    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 意门生

    dé yì mén shēng

    成语解释: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门生;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

  • 罪有应

    zuì yǒu yīng dé

    成语解释:犯了这样的罪;就应得到这样的处罚。指罚当其罪。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 洋洋

    yáng yáng dé yì

    成语解释: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成语出处:宋・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 心安理

    xīn ān lǐ dé

    成语解释: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 其三昧

    dé qí sān mèi

    成语解释:三昧:梵语,意为正定。
    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成语出处: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 甚欢

    xiāng dé shèn huān

    成语解释:得:投合。
    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

  • 逍遥自

    xiāo yáo zì dé

    成语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 之愚

    yī dé zhī yú

    成语解释: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之见

    yī dé zhī jiàn

    成语解释: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贪多务

    tān duō wù dé

    成语解释:贪:求多;务:务必。
    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 自以为

    zì yǐ wéi dé jì

    成语解释:得计:计谋得逞。
    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成语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