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的成语(共72个)
- 九如天宝- 成语解释: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 
 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 毛宝放龟- 成语解释:指毛宝帐下军人放养白龟,得白龟酬恩的传说。比喻施恩获报。 - 成语出处:《晋书・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邾城之败,养龟人被铠持刀,自投于水中,如觉堕石上,视之,为先所养白龟,长五六尺,送至岸边。 
- 希世奇宝- 成语解释: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希世奇宝。” 
- 珍楼宝屋- 成语解释: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 成语出处:《渊鉴类函・佛寺三》:“唐高力于来廷坊建佛寺,珍楼宝屋,竭尽国资。” 
- 子罕辞宝- 成语解释: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 -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15年》:“宋人得玉,献诸司城子罕,子罕弗收。献玉者曰:……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 误石为宝- 成语解释:误:错误。 
 把石头误认为是宝贝。比喻真假不辨。- 成语出处:《阙子・宋之愚人》: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客见之,俯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 
- 异宝奇珍- 成语解释:珍异难得的宝物。 -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 衣褐怀宝- 成语解释:衣:穿;褐:粗布衣服。 
 外面穿着粗布衣,内心藏有珍宝。比喻人外表朴素而内藏真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出宫门,行谢主人。……荣华道路,立名当世。此所谓衣褐怀宝者也。 
- 视为至宝- 成语解释:至宝:极珍贵的宝物。 
 极其珍视,看成是最珍贵的宝物。
- 无尽宝藏- 成语解释:形容物产或知识非常丰富,没有穷尽。 -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如妙东之世,穰住之国,则有自然稻米,无尽宝藏,安求田蚕之利乎? 
- 宝马雕车- 成语解释: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成语出处:唐・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