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经的成语

经的成语(共217个)

  • 一事,不长一智

    bù jīng yī shì , bù 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智:智慧,见识。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0回:“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

  • 不见

    bù jiàn jīng zhuàn

    成语解释:经传:指经典的著作。
    经传里没有记载;也指人或事物没多大名气;又指说话或行文没有书本根据。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

  • 风霜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成语解释: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
    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 之谈

    bù jīng zhī tán

    成语解释: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
    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

    成语出处:晋・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 白蜡明

    bái là míng jīng

    成语解释:白蜡:比喻光秃空白。
    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
    比喻屡试不中。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董万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鷟为对。”

  • 日月

    rì yuè jīng tiān

    成语解释:太阳月亮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历久不衰;永恒不变;也比喻事情明显;有目共睹。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天纬地

    jīng tiān wěi dì

    成语解释:经、纬:南北纵线为经;东西横线为纬;引申为治理、规划。
    比喻经营规划治理。形容人的才能极大。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经天纬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

  • 地义

    tiān jīng dì yì

    成语解释:经:道;原则;义:正理。
    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邦论道

    jīng bāng lùn dào

    成语解释: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武略

    wén jīng wǔ lüè

    成语解释:经世的文才和军事谋略。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高帝纪》:“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 合义

    fǎn jīng hé yì

    成语解释: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成语出处:《北史・尔朱荣传》:“荣女先为明帝嫔,欲上立为后,帝疑未决。给事黄门侍郎祖莹曰:‘昔文公在秦,怀嬴入侍。事有反经合义,陛下独何疑焉?”

  • 霜雪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成语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
    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 惨淡

    cǎn dàn jīng yíng

    成语解释: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
    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成语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 济之才

    jīng jì zhī cái

    成语解释: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成语出处:唐・杜甫《上水遣怀》诗:“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 沧海

    céng jīng cāng hǎi

    成语解释: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
    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成语出处: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