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缚的成语

缚的成语(共31个)

  • 吐丝自

    tǔ sī zì fù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 作茧自

    zuò jiǎn zì fù

    成语解释:茧:蚕茧;缚:缠裹。
    蚕吐丝作茧子;把自己包裹起来。比喻自己束缚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 无拘无

    wú jū wú fù

    成语解释:同“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

  • 手无鸡之力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 鸡之力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缚:捆、绑。
    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 春蚕自

    chūn cán zì fù

    成语解释:蚕:昆虫名;缚:缠束。
    像蚕作茧自缚。比喻自己束缚自己。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掉句文,便叫做‘痴鼠拖姜,春蚕自缚’。”

  • 棋高一着,束手

    qí gāo yī zhāo , sh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一着:下棋时走一步。
    跟棋艺比自己高的人下棋,自己显得笨拙。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成语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55回:“你的见识是比我高,人家说我怕你,棋高一着,束手缚脚,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 棋高一着,

    qí gāo yī zhāo , fù shǒu fù jiǎo

    成语解释: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 鸡之力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缚:捆,绑。
    双手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虚弱或力气小。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 俯首就

    fǔ shǒu jiù fù

    成语解释: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 舌交唇

    fù shé jiāo chún

    成语解释:缚:用绳缠束。
    闭着嘴,不敢说话。

    成语出处:唐・孙樵《逐痁鬼文》:“复有司马安者,攘义盗仁,缚舌交唇,柔声婉颜,狐媚当权。”

  • 解粘去

    jiě nián qù fù

    成语解释:解:消除;缚:拘束。
    解除粘着和拘束。

    成语出处:明・袁宗道《真正英雄从战战兢兢来》:“而竹林诸子,箕踞啸傲于醉乡,见以为能解粘去缚。”

  • 棋高一著,

    qí gāo yī zhuó , fú shǒu fú jiǎo

    成语解释: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成语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所谓『棋高一著,缚手缚脚』。”

  • 舆榇

    miàn fù yú chèn

    成语解释:面缚:反绑着手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
    表示不再抵抗,自请受刑。这是古代君主战败投降的仪式。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经,士舆榇。”

  • 衔璧

    miàn fù xián bì

    成语解释: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