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的成语(共58个)
- 碎骨粉尸- 成语解释:比喻把事物彻底打碎、摧毁。 - 成语出处:《诗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国,用浓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来的是这样一位巨人,他将挥起铁拳把旧世界打个碎骨粉尸。” 
- 行尸走骨- 成语解释:见“行尸走肉”。 -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0卷:“枯木不复生,其牙叶纵遇阳和之春,长为阴冥下鬼,毕于朽腐,可谓愍嗟,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 行尸坐肉- 成语解释:行尸:可以走动的尸体;坐肉:没有灵魂的躯壳。 
 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成语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尸禄素飡- 成语解释:见“尸禄素餐”。 
- 尸位病民- 成语解释:尸位:居位而不做事。 
 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 尸位误国- 成语解释:误:使受损害。 
 指占着职位不做事,使国家受到损失。-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揭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 尸禄素食- 成语解释:尸:居位;尸禄:受禄而不尽职。 
 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上书三禅让》:“昔有蘧敖逃禄,传载其美,所以浊世,励贪夫,贤于尸禄素食之人也,故可得而小。” 
- 尸禄害政- 成语解释:尸禄:受禄而不尽职。 
 受禄而无作为,有害政事。- 成语出处:《晋书・刘颂传》:“贤能常居位,以善事訚劣,不得以尸禄害政。” 
- 尸骨未寒- 成语解释:寒:变冷。 
 尸骨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回:晁天王临死时嘱咐:‘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此话众头领皆知。今骨肉未寒,岂可忘了? 
- 以泽量尸- 成语解释:谓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羌胡引》:“四入郊圻躏齐鲁,破邑屠城不可数,刳腹绝肠,折颈折颐,以泽量尸。” 
- 尸冢之间- 成语解释:在尸首与坟墓之间。比喻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 - 成语出处:《后汉书・祢衡传》:及衡至,众人莫肯与,衡坐而大号,众问其故,衡曰:‘坐者为冢,卧者为尸,尸冢之间,能不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