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的成语(共58个)
- 掘墓鞭尸- 成语解释: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焚尸扬灰- 成语解释:见“焚骨扬灰”。 -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烧坯》:“其母恨礼甚,又诣弄部,请照陶和气例,凌迟后焚尸扬灰。” 
- 尸居龙见- 成语解释:居:静居;见:出现。 
 静如尸而动如龙。-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 谏尸谤屠- 成语解释: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天对》:“幽祸挐以夸,惮褒以渔。淫嗜筏杀,谏尸谤屠。” 
-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成语解释: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 三尸乱爆,七窍生烟- 成语解释: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成语解释:尸体到处横着,鲜血流成了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 成语出处:隋・祖君彦《檄洛州文》: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哭动于天地。 
- 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成语解释:三尸: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作崇的神,叫“三尸”或“三尸神”;七窍: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嘴。 
 形容人气愤到极点。-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八回:太师闻报,破了两阵,只急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 尸鸠之平- 成语解释:尸鸠:亦作“鸤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时能平均如一。 
 比喻一视同仁。亦作“尸鸠之仁”。-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鸤鸠》:“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毛亨传:“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平均如一。” 
- 素餐尸位- 成语解释:素餐: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出处:《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 伏尸流血- 成语解释:伏尸:横尸在地。 
 指人死亡。形容杀人众多。-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主父偃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 尸鸠之仁- 成语解释:尸鸠:布谷鸟;仁:仁爱。 
 布谷鸟哺育群雏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能公平对待臣民的仁爱。-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尸鸠之仁也。” 
- 鸡尸牛从- 成语解释: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成语出处:《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伏尸百万- 成语解释: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四》: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梦尸得官- 成语解释:旧时迷信说法,梦见死尸是得官的预兆。 -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人有问殷中军:‘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失秽?’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