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的成语(共111个)
唾壶击碎
成语解释:唾壶:古代的痰盂。
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以卵击石
成语解释: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四面出击
成语解释: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成语出处: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总之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乘胜追击
成语解释:乘:趁着。
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梁史卷上》:“李思安跃马交斗,经二十余合,思安拽枪徉败,退去。单可及乘胜追击。
突然袭击
成语解释:原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现多比喻突然加于别人的行动使人感到意外而难应付。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这个突然袭击使大林大感狼狈,面红着。”
大肆攻击
成语解释:用不实或过分之辞对人大加攻击。
跟踪追击
成语解释:指跟寻踪迹进行打击。
成语出处: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1章:“他侦察出飞虎队一夜转移两三个地方休息,下了决心要跟踪追击。”
击中要害
成语解释: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
正打中致命的部位。成语出处:《后汉书・来歙传》:“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击楫中流
成语解释: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成语出处:明・韩守益《苏武慢・江亭远眺》:“击楫中流,投鞭思济,多少昔时豪杰。”
击碎唾壶
成语解释:唾壶:古代的痰盂。
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成语出处:《晋书・王敦传》:“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
反戈一击
成语解释: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
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吾与杨军反戈击之。”
击节叹赏
成语解释: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赏:赞叹赏识。
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诗文、技艺等十分赞赏。成语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阿房宫赋》:“击节叹赏,以谓善形容广大如此。”
击节称赏
成语解释:节:节拍;赏:赞赏。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成语出处: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击节称叹
成语解释: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赞叹。
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期望基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
以一击十
成语解释: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