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龙的成语

龙的成语(共429个)

  • 卧虎

    cáng lóng wò hǔ

    成语解释: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
    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成语出处: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 马精神

    lóng mǎ jīng shén

    成语解释: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
    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成语出处: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 人中

    rén zhōng lóng hǔ

    成语解释:比喻人中豪杰。

    成语出处:《晋书・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 去脉

    lái lóng qù mài

    成语解释:来龙:龙头之所在。
    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成语出处:明・吾丘瑞《运壁记・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 无首

    qún lóng wú shǒu

    成语解释:首:头;引申为领袖。
    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成语出处:《周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附凤

    pān lóng fù fèng

    成语解释:附:接触、依附。
    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 行虎步

    lóng xíng hǔ bù

    成语解释: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像老虎那样矫健。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如龙虎不凡。旧时指帝王的仪态。

    成语出处:《宋书・武帝纪》:“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 虎步

    hǔ bù lóng xíng

    成语解释: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成语出处:《宋书・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 直捣黄

    zhí dǎo huáng lóng

    成语解释: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
    现泛指敌人腹地。

    成语出处: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痛饮黄

    tòng yǐn huáng lóng

    成语解释: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
    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

    成语出处:元《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 乘云

    fēi lóng chéng yún

    成语解释:指龙乘着云彩上天。比喻英雄乘时机而得势。

    成语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龙蛇之材美之也。”

  • 得水

    jiāo lóng dé shuǐ

    成语解释: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
    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成语出处:管仲《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一蛇

    yī lóng yī shé

    成语解释: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成语出处:先秦・管仲《管子・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失水

    jiāo lóng shī shuǐ

    成语解释:蛟:传说的无角龙。
    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 盘虎踞

    lóng pán hǔ jù

    成语解释:盘:曲、绕;踞:蹲或坐。
    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成语出处:汉・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