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骨的成语

骨的成语(共286个)

  • 嶙嶙

    shòu gǔ lín lín

    成语解释: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成语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两只瘦骨嶙嶙的长手,亲昵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

  • 铮铮

    tiě gǔ zhēng zhēng

    成语解释:指人有骨气,刚正坚贞。

    成语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5章:“夕阳照红了铁骨铮铮的老人。”

  • 铭心

    lòu gǔ míng xīn

    成语解释: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成语出处:明・陆采《怀香记・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 腾肉飞

    gǔ téng ròu fēi

    成语解释:腾:跳跃。
    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

  • 钢筋铁

    gāng jīng tiě gǔ

    成语解释: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成语出处: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 怨入

    yuàn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 肉未寒

    gǔ ròu wèi hán

    成语解释: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中年丧妻,大不幸也。骨肉未寒,安忍便议亲。”

  • 寒气刺

    hán qì cì gǔ

    成语解释:冷得几乎失去知觉,感到特别冷。

    成语出处:曲波《林海雪原》:“一个寒气刺骨的早上,小分队到达九龙汇。”

  • 蚂蚁啃

    mǎ yǐ kěn gǔ tóu

    成语解释:比喻一点一点地苦干以完成一项很大的任务。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2章:“当你看见他们像蚂蚁啃骨头似的,把一座座大山啃掉。”

  • 吃人不吐

    chī rén bù tǔ gǔ tóu

    成语解释:比喻又残暴,又贪婪。

    成语出处: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 一将功成万

    yī jià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

    成语解释: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成语出处: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起死人而肉白

    qǐ sǐ rén ér ròu bái gǔ

    成语解释: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 含着头露着肉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倒不收。”

  • 一将成功万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

    成语解释: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成语出处: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 众口铄金,积毁销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jī huǐ xiāo gǔ

    成语解释: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